书名:《永别了,武器》
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推荐指数:8.8
从九月末开始读《永别了,武器》,期间由于搬家等原因导致的断断续续,直到最近才读完这本海明威早期的代表作。这本书也是继《老人与海》之后我读到的第二本这位美国硬汉派作家的作品。
事实上,这是一本带有半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海明威本人曾经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且曾以记者身份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这本小说则完成于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故事内容概要如下:
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地区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腿部,被送往后方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在米兰就医期间,两人开始了热恋,凯瑟琳也在这段时间怀孕了。之后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发现意军士气大跌,处处充斥着失败与绝望的情绪。德国人的进攻,终于击垮了意军的抵抗,意军开始溃退;士兵们的情绪很激动,反战热情高涨。在一座桥前,意军前线宪兵部队开始逮捕所谓的擅离职守的军官,亨利不幸也在其中。在目睹了一名名军官在毫无申辩权的情况下无一幸免地被加以枪决之后,亨利借着审问其他人的时机,跳进河流,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士兵的义务从跳入河水的那一刻起已经不复存在。在逃亡生涯中,亨利辗转回到米兰,却被告知凯瑟琳调离到了位于意瑞边境的小镇斯特雷萨萨。在好友希蒙斯的帮助下,亨利乔装成平民到达斯特雷萨萨,并与凯瑟琳重聚。但好景不长,面临再次来临的追捕,在酒保的帮助下,他们不得不划船逃往瑞士。抵达瑞士之后,两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凯瑟琳与腹中的婴儿还是在难产中双双死去,留下亨利一人独自流亡。
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站在阴差阳错成为逃兵的主角亨利的视角,解读了荣誉、英勇、神圣这些抽象名词背后的战争的残酷真相,个人觉得能够站在这样一种视角去解读战争确实需要勇气。一直以来,我们接受了太多从正义、英雄的视角去叙述战争的剧情,逃兵?别开玩笑了,那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主角。然而,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为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类人眼中的战争,很真实,也很无奈。作为一本反战主义的代表作,书中处处都透露出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
例如,在回到前线后,主角亨利有这样一段心里独白:
“我每逢听见人家提起神圣、光荣、牺牲这些字眼,都会感到忐忑难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己经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的,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贴在层层旧布告上的新布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些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下去……”
在从米兰前往斯特雷萨萨的列车上也有类似的独白: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挺愿意这样安静地呆着。我不想知道与战争有关的事情,所以没有阅读放在身边的报纸。我不想再记起战争。我独自与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我感觉孤寂无比。”
包括在斯特雷萨萨和酒保的对话:
“也许你也要上战场呢?”
“明年就开始对我们这一级进行征召了,不过,我不会参加。”
“你打算怎么做?”
“去国外。我不上战场。我曾经参加过埃塞俄比亚战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你干嘛要上战场?”
“谁知道呢。我是一个大傻瓜。”
可以看出,在海明威看来,这场战争本身没有任何荣誉可言,战争摧毁人们精神、肉体和那些珍视的东西,而死亡则是无法逃避的最终的结局。从书中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一幕幕残酷与混乱:军队中成千上万的人由于霍乱死在阴雨绵绵的冬季,目睹战友在眼前挣扎着死去,死于慌乱中撤退的友军子弹下的青年,被宪兵们不分青红皂白枪决的军官……
或许对于远离战争的人们,可以轻易地站在政客、历史学家、晚报读者等等各自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利弊的衡量、理性的分析或者仅仅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当我们将镜头深入到这场战争亲历者的内心视角时,才能看到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那些个体的尊严、信念、光荣甚至所谓人性与自我意识这些我们以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都会在混乱的、无休止的战争和死亡面前变得渺小脆弱、不堪一击。
在逃离斯特雷萨萨的前一天,亨利与94岁的格雷斐伯爵之间有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有什么关于战争的好书?”
“有一本《火线》,是法国作家巴比萨写的。《勃列特林先生看穿了》也可以。”
“他从未看穿过。”
“什么意思?”
“他从未真正看穿。”
在经历战争后逃离出来的亨利看穿了战争的本质,如书中所言:
“假如一些人是带着勇气来到这个世界,世界为了将他们打倒,肯定会对他们进行摧残,最后必然杀死他们。世界将所有的人都打倒了,因此,那些没有被彻底打倒的人看上去就非常坚强。不过,对于那些无法被打倒的人,世界都会对他们进行残害。世界杀死那些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以及最勇敢的人,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假如你并不属于这三类人之一,依然难免一死,只不过世界并不急于杀死你。”
结局是以凯瑟琳与婴儿的死亡落幕,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结局并没有显得突兀,仿佛都在情理之中,也许在战争面前,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离战争的男女主角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命运安排的生死别离。凯瑟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亨利说:
“亲爱的,尽管放心。我没有丝毫恐惧,人生不过是一场卑劣的骗局。”
这样典型的海明威式结局与《老人与海》有着些许微妙的相似之处:亨利与凯瑟琳逃离了战争,却没能逃离命运的安排,凯瑟琳最终还是在难产中死去;而老人战胜了大鱼,却无奈于命运的玩笑,最终依然一无所获。或许,一个人最终的对手都可以归结到命运。问题是,当一个人面对无力改变的命运时,能否依然保持面对生活的勇气。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海明威,作为成名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作家,被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称为 “迷惘的一代”。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标准,他们厌恶战争却无力改变,他们对人生充满怀疑却找不到新的路标,唯一的选择只剩下通过自我的理性判断去探寻生活的意义与人性的本质。对于一个人而言,战争带来的影响不止是在战争期间,还有此后的漫漫余生,书的封底对海明威的生平介绍最后一句话令人深思:“海明威晚年患糖尿病、精神抑郁症等多种疾病,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对于这样一位典型的硬汉派风格的作家,不知道这样的结局算不算有一些讽刺。
最后,在此引用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序言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晚安,愿世界和平。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自:YEY 的博客 同时保持文章内容的完整和以上声明信息!